甘肃省民勤县东坝镇东一村的温室大棚里,人参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大村镇食用菌产业园楼宇工厂化基地中,雪莲菇从基质内探出“脑袋”,铆足了劲儿向上冒……在设施农业的“智慧”加持下,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眼下,从南国到北疆,在一座座春意盎然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植物工厂里,技术人员和种植户正抢抓农时,培育“致富苗”,呵护“致富果”。
“嘀嘀……”3月19日中午,青岛莱西市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智慧温室部负责人李聚海的手机收到一条警示信息:103区的空气温度高于计算值1℃。他随即点开手机里的“凯盛浩丰智能环控系统”查看情况。
这个系统可不简单。它连着产业园16个环控区,具有光照和空气温湿度监测、灌溉量自动计算等功能,可基于光照变化自动计算温室内的温度。李聚海在手机上轻点几下,悬挂在温室顶部的高压迷雾系统就开启了雾化喷头。
“从前种地看天、凭经验,现在种地看手机、凭数据,基质含水量、空气温湿度、病虫害、苗情一目了然。”半小时后,李聚海带着记者来到手机上指示的智慧玻璃温室,此时雾化喷头已“收工”,降温增湿后,一株株樱桃番茄幼苗生机勃勃。“番茄植株‘娇贵’得很,智能环控系统更懂它们的‘小心思’,可依据云计算精准施肥、灌溉,不需要人工过度干预。”他向记者介绍。
春分至,春管忙。3月20日,记者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科技园区看到,技术人员正忙着给水培、气雾培蔬菜配比营养液。该园区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果蔬区是黑龙江东部地区首家植物工厂。
“水培、气雾培蔬菜属于纯天然绿色有机蔬菜,色泽透亮、口感脆爽,生长周期25—30天。目前,植物工厂培育着36个蔬菜品种,有4万余株,亩产超过2万斤。”科技园区主任张少波介绍。
依托设施农业,原产于热带的燕窝果已在浙江衢州“安家”,结出丰硕果实,让种植户尝到了“甜头”。
夜幕降临,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的嗡嗡响燕窝果基地里,数万盏补光灯自动亮起。大棚智能温控精准守护,滴灌装置无感滋养,金灿灿的燕窝果挂在藤蔓上,让人垂涎欲滴。
“燕窝果生长周期长,对光照时间和天气特征情况有严苛要求。”基地负责人翁有良说,衢州能种出燕窝果,得益于先进的农业设施和农业技术,夜间补光便是其中一项。
为此,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定期前往基地对补光灯等用电设备做检查,并深入田间地头,巡查农用电力设备正常运行情况。近年来,该公司为农户架设线路、新增变压器布点,全力满足当地农业种植、养殖的用电需求。
受益于先进的技术的还有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近日,这里的技术人员正在对24棵山茄树进行嫁接,不久后,茄子、人参果、番茄、龙葵等蔬果就会在山茄树上“抱团生长”。“山茄树是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超级物种系列核心产品,能轻松实现一年多产、四季结果,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十分可观。”技术人员汪敏介绍。
如何在保护生态和深度节水的前提下,在西北寒旱地区和戈壁地区发展设施农业?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进行了探索。
3月的呼市,春寒料峭,清水河县浑河滩智能温室项目建设正酣。挖掘机挥舞着钢铁“手臂”,对大棚内的土地进行平整,工人们则忙着辅配件安装。
“这批大棚预计6月份建成。明年春节,就能吃上数字化智能大棚里种出的蓝莓了。”项目总经理李永斌和记者说,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单体顶级规模的设施农业基地,配套数字化管理系统,建成后,将为呼和浩特市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打造新样板。
“地还是那块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种法,如今丰产丰收还得靠科技种田!”望着基地已启用的葡萄大棚,李永斌掩饰不住欣喜,“经过一个冬天的呵护,棚里的葡萄藤绿意正浓,今年收成又差不了!”
快捷导航
Quick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