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生产大棚农膜,西瓜专用膜,大棚膜
产品种类齐全,价格合理,深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ob体育app官网下载

专业生产大棚农膜,西瓜专用膜,大棚膜。TEL:137-0643-1784

上云端蔬菜大棚变身“智慧工厂”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 2024-04-02 来源:PO膜关闭
产品详情

  2023年12月26日,京津冀蔬菜科技测评示范中心技术员杨彪(右一)和两名务工农民,在智能温室大棚给西红柿秧疏果。河北日报记者 邢 云摄

  冬日清晨,饶阳县的农田里白雪皑皑。行走阡陌,寒意逼人,一栋栋蔬菜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生机盎然。菜园还是那片菜园,但得益于科技力量的加持,如今种菜有了新种法。

  2023年12月26日上午,京津冀蔬菜科技测评示范中心技术员杨彪带着几名务工农民,来到6号智能温室大棚给西红柿秧疏果。一株株西红柿秧盘绕在吊绳上,长势喜人。翠绿的枝蔓将近一人高,枝叶间挂着一颗颗圆溜溜的西红柿,让人十分喜爱。

  “我们这个温室大棚种植培养面积有一亩半,一年种两季,眼下这茬西红柿正在疏果期,到春节前就可以采收了。”杨彪介绍,甭看这个温室大棚的外观跟传统的蔬菜大棚差不多,但很多地方都用上了“高科技”。

  杨彪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手机上的APP给记者演示,“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查看各个温室大棚里的蔬菜长势,也可以实时查看棚里的温湿度。根据棚内的数据变化,还可以线上远程调控大棚风机等设备,随时对棚里的温湿度等进行调节,真正的完成了在‘云端’上种菜。”

  杨彪有近20年的种菜经历。他说,以前给菜园浇水、施肥等全凭人工、靠经验。近几年,种菜越来越有科技范儿,不仅有先进设备,还有数据分析。

  以前,进入冬季,蔬菜大棚外层通常铺上保温棉被,每天上午靠人工卷起来,下午再放展。卷放棉被非常耗费体力,家里如果有五六个大棚,没一两个小时干不完。现在,蔬菜大棚都安装了自动卷帘机,一摁按钮,十几分钟就完工了。

  “我们这里的温室大棚薄膜也和传统蔬菜大棚用的塑料膜不一样,这是一种高保温EVA(醋酸乙烯共聚物)温室日光膜,厚度比常规塑料膜薄约0.2微米,透光性更好,保温性也更强。”杨彪说,整个温室大棚建设采用全钢架无立柱结构,大棚常规使用的寿命更长,种植面积更大,抗灾能力更强。

  记者注意到,这里的温室大棚顶部每隔3米便配设了一个补光灯,光照不足时可以补光,气温骤降时还可以保温。大棚里还放置了蜂箱,让熊蜂给蔬菜授粉,对设施蔬菜的优质高产起到积极作用。

  在京津冀蔬菜科技测评示范中心的园区内,物联网技术将20个智能温室大棚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收集棚内的各种各样的环境数据,包括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并将这一些数据实时传输到园区的数据中心。在这里,数据被转化为决策依据,帮助种植者制定科学、精准的管理方案。

  紧挨着6号智能温室大棚的5号大棚,配备了一套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传统模式种菜基本是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营养成分也把握不准,而且由于湿度过高,非常容易造成蔬菜发生病害。”杨彪介绍,这套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主要由云平台、墒情数据采集终端、田间管路等组成,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这种系统以智能的方式控制着水和养分的供应,用水更精准,营养调配更平衡,能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这里,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外因都被严控,实现了全年无间断生产。以西红柿为例,一个智能温室大棚的最高亩产可达5000公斤,由于品质优良,采购商会主动联系,从来不愁销路。杨彪认为,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方式提高了经济效益,为市场提供了更丰富、新鲜的农产品。

  2023年夏季,饶阳县一些农田遭遇洪灾。洪水退去后,该县组织农户前往北京、山东等地学习新型日光温室的建设技术和先进种植技术,引导农户提高农业设施重建标准,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升级,并出台了建棚补贴政策和贷款贴息政策。

  据了解,饶阳县按照“品种高端、设施高端、技术高端、品牌高端、链条完整”的建设思路,着力打造“三基地、四园区、一中心”(高品质设施番茄甜瓜种植基地、高品质设施茄果甜瓜种植基地、高品质设施叶菜葡萄种植基地,设施果蔬科技集成创新示范园、设施果蔬现代集约育苗示范园、果蔬加工及冷链物流示范园、设施果蔬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园,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预计重建工作完成后,饶阳县设施果蔬产能将提升20%,产值将提升35%。

  衡水市积极对标山东寿光,对接京津市场,加快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目前全市果蔬面积166万亩,年产量突破500万吨,果蔬年交易量230万吨以上。同时,该市推进果蔬信息化品质衡量准则中心、科学技术研发中心、农产品(果蔬)电子商务中心建设,加速推动果蔬产业“数字化”“智能化”。

快捷导航

Quick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