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高水平发展的鲜明底色。10月30日至10月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
从微观层面来看,如今向“绿色”领域提供持续且优质的金融服务,已成为国有大行信贷业务板块的一块重要拼图。“双碳”目标下,国有大行将持续贡献“绿色金融”力量。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国有大行作为重要的信贷投放机构,近年来为“绿色”领域提供持续且优质的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反映到经营面上,传统信贷业务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有大行前三季度的绿色信贷业务普遍增幅显著。
截至今年9月末,工商银行绿色领域贷款增超30%,为该行信贷业务中增速较高的板块之一。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口径)超5万亿元,总量与增量均位居同业首位。农业银行截至9月末,绿色信贷业务余额3.8万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1万亿元,增速42%,余额、增量、增速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截至9月末,中国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增速居前,境内绿色信贷余额2.89万亿元,增幅45.19%。
除了绿色信贷之外,绿色债券是碳金融市场中规模仅次于信贷的绿色金融理财产品。绿色债券承销方面,多家国有大行也维持增长态势。如中国银行截至9月末,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达2862.07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排名第一;交通银行截至9月末,主承销绿色债券79.42亿元,同比增长10.48%。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绿色信贷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从今年上市银行三季报业绩来看,国有六大行持续发挥推动绿色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保持比较高的绿色贷款供给增速,反映出以银行为主导的绿色信贷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中持续贡献中坚力量。”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加大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力度,扩大金融供给,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满足绿色经济需求,是银行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
吴丹和记者说:“在政策配套支持与引导下,银行绿色信贷的投放领域日趋丰富,在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升级等更广泛领域支持绿色事业可持续发展。尤其国有大行发挥体量、资源、成本等优势,抓住绿色发展机遇积极布局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引导绿色资金不断流入低碳减排领域,助力我们国家的经济可持续、高水平发展。”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表示:“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环保红利进一步释放,企业对绿色金融的融资融智融技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在产品创新方面,银行可以借鉴国内外领先银行创新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围绕信贷、长期资金市场、存款、顾问咨询等方面,实现用户绿色金融主题的各类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绿色金融的发展仍存在困难和问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温彬表示:“从绿色信贷总体的供需看,我们国家的经济绿色转型所需要的资金量巨大,目前资金缺口依旧较大,需要金融进一步发挥作用。从绿色信贷面临的问题看,一是绿色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严重;二是绿色信贷业务绿色认证难度大;三是绿色信贷业务期限错配问题凸显;四是银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五是政策支持力度有待逐步加强。”
吴丹认为,金融机构要提升绿色金融理财产品投研能力,加强绿色人才队伍的专业技能,持续提高绿色金融创新水平,同时发挥跨境优势,通过大湾区等窗口积极对接国际绿色标准,不断拓展绿色金融发展空间,确保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记者 李冰 熊悦)
快捷导航
Quick Navigation